顺利合龙!温州园博园跨线桥预计11月底完工

7月21日上午10时,随着跨线桥第三联最后一片钢箱梁稳稳落位,温州园博园跨线桥实现高精度合龙,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温州园博园跨线桥是连接园博园南园和北园的一座人行景观桥梁,总长467.62米,桥宽10米,跨线桥桥跨布置为14跨六联钢结构箱梁,全桥钢材用量3280吨,其中钢箱梁重2842吨,单片最重的吊装重量高达68吨。

“从5月13日开始吊装,历时2个多月,温州园博园跨线桥的钢箱梁全线合龙,比原计划提前了20天。”市城发集团下属温州园博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跨线桥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陈乃国介绍,此次吊装的合龙段钢箱梁是跨线桥第三联,为跨线桥最宽段,采用10-18米弧形过渡,该联横跨水面,是跨线桥整体吊装难度最大的一联。该联吊装的另一大难点,是需跨越温燃公司的主要供气管道——次高压和中压两条燃气管。项目从进场施工就围绕燃气管道组织了多次专家论证,最终采用钢护筒保护及搭设吊装平台等安全专项方案进行施工。此外,一线工人还需面临高温施工挑战。杭州萧宏建设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园博园跨线桥项目部副总工林强说:“因焊接大部分在钢箱梁箱体内部进行,为赶进度,工人不可避免要进行高温焊接,箱梁内部温度最高可达60摄氏度,待一会儿就汗如雨下。”
“园博园跨线桥的项目不大,但技术难点多,桥梁横跨老虎山、赤塘河和凰桥山,桥梁桩基入岩达三倍直径以上,施工难度大。”林强告诉记者,该项目经专家论证的施工方案达十余项,涉及深基坑、人工挖孔桩、燃气保护、自来水管保护、有限空间作业、起重吊装等多项超危大工程。



作业空间、时间受限,对施工精度和安全管控提出更高要求。为保障吊装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到毫米级安装精度,施工团队重点利用BIM技术进行前置指导施工作业,在每一联正式吊装前,进行数十次的预拼装并模拟吊装施工路径,细化每一个操作环节,严控每一处风险点。林强直言,“这次跨线桥项目是实实在在采用BIM技术避免了材料返工浪费,降低了现场施工动态碰撞的风险。”同时,针对需要横跨瓯海大道的第二联,项目部积极与交通部门多次协商,果断实施“昼停夜战”(夜间22:00至早上6:00的时间段进行施工)的施工策略,确保施工安全与道路通行“两不误”。这些举措都有效提升了钢箱梁拼装精度和效率,确保了大桥顺利精准合龙。
目前,跨线桥已累计完成工程投资额约422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9.2%),项目即将进入上部造型施工阶段。跨线桥桥梁主跨上部的异形鸟构景观装饰(鸟架幕墙)是跨线桥项目的一大景观亮点,也是该项目工程建设要啃下的另一个“硬骨头”。陈乃国说:“厂家已经基本完成鸟架制作,接下来我们将进行现场焊接、检测、拼接吊装鸟架的龙骨和铝板幕墙。”此外,4号墩旁的观光电梯因临近山体,又紧挨自来水管,开挖深度深,施工作业面狭小,施工难度也面临极大挑战。
据悉,温州园博园跨线桥项目部正加快推进工程施工进度,力争2025年11月底实现项目竣工目标。